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创新构建“政治引领-人才赋能-阵地支撑”的三维体系,组织引导全县2200余名离退休干部通过不同形式深度参与“五个强县”建设,为打造“四张名片”持续注入银发力量。
激活红色文化传播新动能。整合县老干部艺术团、老年大学文艺班等7支银发团队,组建元谋银龄文艺的“轻骑兵”,围绕文化传承、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及重大节日开展活动。锚定党的二十大、乡村振兴等主题,创作《华竹灯韵》等12个花灯歌舞剧目。其中,县老年大学教师祁家福参与创作的花灯戏《红军树》入选云南省艺术基金会资助项目。开展“银龄心向党”送戏下乡活动,2025年上半年累计演出38场,覆盖4乡镇22个村组,观众达3600余人次。
构建基层治理协同新格局。根据全县离退休干部的实际情况,不断充实“银发人才库”,全县银发人才达323人。按照类别,分别成立了“李学平普法工作室”、“陈有福银发调解室”、“李贵琼彝族刺绣工作室”及“银发科技服务队”等。近半年来,开展普法4场次,调解矛盾纠纷13件,培养“绣娘”30余人,指导农户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种植冬早蔬菜、热带水果3.5万余亩。
打造终身学习示范新标杆。投资14万元改造元谋县离退休干部党校(老干部活动中心),建成“1个总校+10个乡镇分校”教学网络。严格执行“每月12日政治理论学习日”制度,全县39个老干部党支部通过“第一议题”机制开展集中学习;建立“1+N”结对送学机制,组织在职干部为行动不便老干部提供上门送学服务,确保学习教育“零遗漏”;每年举办一期离退休干部暨党支部书记政治理论学习读书班,培训学习骨干70余人次。
· 通过系统化构建“文艺传播-人才服务-教育滋养”的闭环生态,元谋县实现离退休干部政治优势、经验优势、威望优势的精准转化,形成“银发有为”与“县域发展”互促共进的生动局面。(中共元谋县委组织部 马继)